我最常用有关谈恋爱的比喻:你是想翻杂志,还是想读一本书?关键在于动词。「翻」是休闲式的动作,一心二用无伤大雅。「读」则相反,上文下理不能不顾,更重要的是,再一目十行,任谁也不可能以翻阅杂志的速度把一本书读完。把两种态度套在谈恋爱上,道理不解自明。原来对待电影杂志其实一样,因为有一些使人心猿意马,另一些却讲求情比金坚。
法国的《电影笔记》版面做得极其漂亮,但若论花哨,怎样都不能与法国版的《首映》相比。前者是「电影」作为主体的读物,十分文质彬彬。后者服务的是「工业」,所以即便法国没有荷李活,它也倾向把本土商业电影放在报道最前线。《首映》生于上世纪八十年代,是做得有声有色之后才吸引美国人收购。九十年代多番传出也要出版香港版,但众所周知,我们连唯一一本字号最老的《电影双周刊》都无法存活至今。
《首映》对于消闲电影杂志的革命性影响,是把行内消息成功转化成行内外皆有兴趣吸收的资讯性形式。再早之前,有谁料到「荷李活权力榜」会是「中国/香港影圈势力人士五十强」的前身?电影不只是艺术而是权力的讯息,过去靠电影本身传递,后来借助电影杂志,而现在当然是一切的娱乐电子媒体和网络。
权迷心窍,渐渐也令走商业路线的电影杂志失去瞄头。一页一页,不外乎把大片吹谷得更大,文章遂沦为宣传文案,把行销电影的方式带上了回头路。更糟的是,有时连明星图片都没有以前出彩,就是这样,我再没有定期购买《首映》之类刊物的欲望。
倒是有本英国的《影与声》尽量一期不缺地收藏。
属于英国电影学院的官方刊物,不是不涉猎商业片,但更侧重欧洲艺术电影类,或起码是艺术影院类。市场分析也是重要环节,然而它不是以好莱坞为中心。至于实用价值,是每月号会把在英国上片的全部电影逐一评价。十一月号便有英、外语片三十四部,落齐的还包括这些电影的全部有关资料,使《影与声》的收藏价值由个人喜好提升至对研究无比有用。